- 积分
- 783636
- 注册时间
- 2007-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6-5-2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画坛编辑 于 2016-5-21 16:24 编辑
6 e4 x4 _8 z; |4 S: I/ l! @3 u. G2 y0 n4 ]. f$ j: o
2016林泉画馆特约画家云蒙山写生纪实报道:% G; Q+ P+ D8 B- H
X0 V7 L, p* q) a, T0 Z# g
' v+ T$ m" A* B3 @) n" |
( a9 }; P+ ?( C0 m, S5 U b
2 s8 v2 v# t6 }4 p4 ?6 I
) m* B& T( z4 _8 G
( r- t4 `) f5 u9 g5 K: Y: u林泉争妍 丘壑尤美
1 X# E. v) c$ P+ O0 S
/ w' D8 p; J3 n) j" l 8 b4 e% O. j; u: N# n0 L
2016年5月4日,在林泉画馆馆长朱荣贤老师的带领下,林泉画馆特约画家来到风景秀丽的怀柔云蒙山东峪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写生活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学员们抱有极大热情,希望这热情不是初到此地的兴奋欢喜所致,而是能够从实实在在的山水画写生的过程中理解古人通过游历进而写心的意义!3 `4 b, Z1 L' n6 x; B7 j; O
2 u! I6 q+ S# j
o+ v) C: x& Q% C; a9 Z 从词源的意义上说,“写生”一词是因为美术史上的五代“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的腾昌祐到宋“写生赵昌”的历史发展,而获得了在品评上的意义。此后,凡是国画临摹花果、草木、禽兽等实物的都叫写生;摹画人物肖像的则叫写真,而与之相应的有“写心”和“写意”。历史上的画家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不言写生,可是,生活对于画家的艺术发展却有着一定的影响,即使在复古风盛行的清初,像“四王”辈的画家也经常策杖于山林,扁舟于江湖,在他们题“临”、“摹”、“仿”、“抚”某家的画面上,依然透露出在生活中所见的山川气象。3 S9 g; t, G- e4 }
& {1 d# i) a8 {! U4 n8 ~6 ]* y7 K. m
+ h" o' x; w* D% l, c" i) n 西方画家非常重视写生,主要以写生来搜集素材;中国画家则一般主要依靠看和记忆,有的画家也“临渊摹笔”,但绝大部分古代画家虽然也强调 “师法自然”,但只是饱览名山大川,回家以后凭记忆下笔。现代的中国画家也重视写生,应用现代的速写工具搜集素材,但是我们要知道写生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写心,中国画的写生绝对不是西方那样的“照本宣读”,而是对于实景的再创作过程,写生最终要服务于心中的山水,这样你的写生作品才会有你的感情、心境、思考在里面。写生不是画照片过程,而“对照片进行PS的过程”,就是要无中生有,有中见无的过程,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就是移花接木的过程,就是取舍的过程。山上有10棵树,我画9棵可不可以?当然可以,甚至你可以画五棵树、两棵树、甚至一棵也不画,这是不是写生,当然是。这就是中国画的魅力,师法自然,却又变化万端。
0 y! V* b M7 Q" C* @ V1 k6 H ?* ?$ _$ [* P0 b) v; X( `
+ K' _* W9 P5 r/ \" k6 H/ V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南北朝王微在《叙画》里说道:“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佳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遥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这说的都是人在自然里的感受,正因为身临其境,才能够体悟到山间四时变化的妙趣,才能让身心与自然里的山水相融,才能理解山的曼妙,水的柔情,才能让笔墨不至于空穴来风。笔墨若有了感情,笔底的山水就一定比单纯依赖笔墨技法的创作更加鲜活灵动。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山间朝暮,晦明变化,野芳幽香,佳木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山间四时。朝往,暮归,四时之景不同,山野之乐无穷。读懂自然的山水情怀,吐纳山水的自然气息,笔墨里的山水才会少却木讷的堆砌,多出飞扬的神采!6 A+ K4 O( q2 q1 u: R+ c* T, L
- A. e3 {$ g$ }, ~) U5 y
, G6 W, ^, m6 n5 ]8 y5 r. R/ ^4 l* G. N3 y) M% R, u& ?9 q
1 y: X1 E5 u) b# V" s 清人邹一桂在《小山画谱》里说:“自临摹家专事粉本,而生气索然矣。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所以写生的过程就是以万物为师的过程。用谦卑恭谨的态度面对自然的草木、山石,以山为师为友,那么它们就会教你怎样用你的笔墨语言构建你的山水世界。所以对于画山水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山水就是最好的老师。7 L; w- n! ^. w0 m/ X9 X- M( d2 v, A
3 V& j. f( o0 n2 M$ s" c
8 u. K: k ~) |; Y) o
& o. M: T( [3 O7 Z) x/ B+ O/ k2 w+ J" F
一些人认为写生应该是完成一幅幅作品的过程,所以他们在写生的时候急于完成大场面的创作,进而忽视了对一草一木的斟酌刻画,这认知显然是有所偏颇的。写生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立足于画好一块石头一棵树,这比在基础薄弱的时候去完成一张作品重要的多。写生就是要做有针对性的练习,能画好一石一树就能画好一山一林,很多时候,基础往往比上层建筑重要。写生的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单纯追求出作品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自我进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这次写生活动,学员们获得质的提高而不只是量的积累,在观察自然、认识自然和表现技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流连忘返,乐不思归,希望林泉画馆以后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 p0 D1 ?: g7 s% f7 J
: w3 {, u3 r6 X! l% W0 }: R |
|